(進入慕谷慕魚是需要辦理入山證的,假日可是很難拿到的呢!)
昨天問了早餐供應時間,那位阿姨說八點半才供應,著實讓我嚇了一跳,
難道吉安人都這麼的悠閒嗎?...XD
好吧,既然大家都在樂活,我們也八點半才出發到大廳吃早餐。
(看著窗外的天氣陰陰的,大概又要下雨了吧)
結果大廳沒人,偌大的空間內就剩下早餐和我們在對話,
看到桌上擺了兩份餐點(漢堡、茶葉蛋、豆漿和大餅,和昨天比有點虛),
想說昨天應該就只有我們包下整座城堡吧,這些餐點不宜有他就吞了下肚。
(今日早餐,還有香草陪伴)
幾分鐘過後,來了位阿姨,是負責園藝的那位,問我們夠不夠吃,
如果不夠的話,可以再來杯咖啡,
肚子已經七、八分飽的我們,為了接下來的行程,並沒有多塞什麼進肚子。
先把行李寄放在民宿裡,想說這麼晚了慕谷慕魚應該已經登記額滿了吧,
阿克說附近還有個不用登記入山的行程,我想那就是無法入山的替代方案,
既然有備案,那一切慢慢來就好。
其實不是很確定慕谷慕魚的方向,
不過根據地圖的指示,它相對的位置應該在鯉魚潭附近,跟著鯉魚潭的指標走即可。
騎車途中還飄點雨,接下來又是少有商店的山路,
怕淋雨騎車感冒,趕緊先去7-11買雨衣(35*2)兼問路(7-11真是迷路的好幫手啊!)
果然方向沒錯,一路直騎就好,
經過條筆直的林蔭大道,頓時間暑氣全消(但今天天氣陰陰的,也沒啥暑氣...XD)
原本跟著指標走得好好的,卻被銅門社區的反向指標騙,繞了一圈回到原點,
那時候我就在想:"阿這地點似曾相識,該不會繞一圈了吧...Orz"
好吧,剛剛有座橋沒騎過,就左轉過那座橋看看,
結果不出三十秒,就看到慕谷慕魚遊客服務中心,又是個陰錯陽差差很大的案例。
(看到入山登記就停下車)
(拍一下煞氣的小黑)
(可以想像假日時壅塞的人潮塞滿這派出所)
(旁邊有入山證的寫法)
(一個團體寫一張就好)
看到入山登記的指標繼續往上騎,到銅門派出所換入山證,想不到竟然還有名額!
內心大喜,趕緊問了一下服務人員,知道這邊的作業流程是:
先在門口填寫申請表,交給裡面的服務人員將資料鍵入資料庫後,把入山證列印出來。
接著就可以拿著一式兩聯的入山證,繼續往前騎,
(到管制站前還有個水壩,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走這吊橋,看起來真讓人提心吊膽)
(半關的管制口)
抵達管制口時,將一聯撕下交給警察杯杯,就會拉起管制欄杆放行。
後面的路線並不複雜,不過如同大家所言:"會車不易"
有避車彎,但若是在隧道口看不到對向時,就準備要考驗開(倒)車的技術,
(感受到開車技術的重要了吧...抖)
今天並非假日加上天氣陰陰的關係,沒看到會車狀況,
如果遇到熱門時節,沒有三兩三,千萬不要輕易嘗試開車進來。
(來到第一個隧道)
過了第一個隧道口後,遇到三岔路,請挑選中間的路走,
右邊好像是往發電廠的路,左邊不知道通到哪去。
(這紅橋不知道通往哪裡)
沿途遇到兩三家的原住民風味餐廳,不過最有名的就是名為茄苳黑的店。
(路中的不明物體是啥?)
(向我們逼進ing)
(睥睨著我們)
在那邊看到親人的火雞,不知道牠是示威還是好奇,以之字形的步伐靠近我們,
一邊還發出咳嗽的噪音,嚇人不成,反而讓我覺得很有趣。
(像這種溪邊都可以走下去的,夏天一定滿滿都人)
(綠綠的有種神秘的吸引力,不過那一定很深)
這一路上其實有不少可以停車的寬廣腹地,可以踏著堆疊出來的石頭路或木梯到溪邊,
看著路旁停了不少汽、機車,男男女女在溪邊玩水嬉戲,
還真有點想喊:"普雷萬!(play one)"
不過按耐著玩性,我們決定騎到最後面一探究竟後,回程再玩。
路線的後段有條岔路,右邊過了清流橋後,小心通過落石擋道的區域,
(落石真讓人心驚)
(漂亮的小瀑布)
可看到一小小的瀑布,底下流灌的水相當清澈,讓人很想跳下去游個泳,
(好想跳進去游泳啦)
不過看到尾端是個大排水管就縮了,深怕一個不留神被沖到下游去,
到時候可得派海鷗直昇機前來救援,浪費社會資源啦。
阿克裝了杯慕谷慕魚的水,準備回家給咪咪感受一下花蓮的好山好水,
如果帶個快速爐,用這邊的水來泡茶應該也不錯。
(最後到這東部發電廠-清水廠)
最後抵達發電廠,想當然爾是謝絕參觀的,準備回頭來走剛剛岔路左邊上行的路線。
(爛泥地只能用走的)
那條路線路況很差,爛泥一地,如果硬要騎車上去,鐵摔車的,
(也不過是個發電平台罷了)
(水很淺的小水壩)
好奇的我們決定步行上山,經過了十分鐘的跋涉,看到的不過是發電廠的平台,
讓我們有點失望,還以為道路的終點是什麼神秘的景點勒。
(狼狽地躲在遮雨棚裡)
回程途中下了大雨,但是還沒碰到水的我,一心想要踏踏這看起來相當清澈的溪水,
所以停在隧道旁的腹地,穿上雨衣,沿著一旁的木梯往下走。
(受不了,我一定要下去碰碰水啦)
溪水果然清涼,如果夏天來玩水一定超讚的!
可惜今天下大雨,新聞看多了,總覺得這種時刻,上游溪水會暴漲,
到時候會在沒有預警下被沖走,所以不敢多待一會,連忙爬上來騎車。
(只今營業中,也太日式風格了吧)
(遇到大批團體,找不到乾的位置坐)
(新鮮的蔬菜,看起來不錯吃)
(新鮮落花生,好久沒看到整株的了)
(洗手台邊很多蝸牛犧牲了)
中餐在茄苳黑的店吃,恰巧遇到好幾群團體,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,
就連要找個座位,他們也沒有指引,示意要我們隨便坐就好,
光是花在找座位的時間,就讓我們躊躇了好幾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