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正公園區,廟前有兩尊白象,是泰國風嗎?)

基隆這個地方也不是說很久沒去,偶而還會從北海岸順遊,
不過基隆這麼大,裡面的中正公園倒是將近二十年沒去過的地方了,
剛好這次爸有想到這個景點,才讓我們能再次重遊。
(最近都走懷舊行了....)

當然,早上八點多就直接到中正公園,對於我們來說,似乎太單調了,
於是爸硬是要加掛一個台64台北港行。
仍舊是到台北港逛一圈,接著又回到台64線上,試試看能不能接回國道一號上。

在五股第二個交流道,爸一直說不是從這裡接,可是我明明就看到梅花1的標示,
所以還是自顧自地開了過去,果然是正確的路線,
再來就一路跟隨著梅花1往北的方向開過去就對了。
在二重疏洪道上方的岔路稍微被考驗一下,
還好根據直覺稍微開到凹凸路障上又轉進去內線,才沒有下到平面道路去。

從這裡就一路暢通,往基隆方向去,從隧道出來,差點還被測速拍照,
直線加速突然速度要降到40也太緊急了吧..../_\
接著靠弟的GPS一路導到中正公園去。

記得以前到中正公園,都是把車子停在山腳下,然後爬上去,
還記得有小小的觀音像的水池,那時候是買了天婦羅帶上去吃。
這次我們到中正公園,則是直接開車上去,
道路是左拐右繞,坡度也滿陡的,途中還經過市議會,
我在想,如果有人來這邊抗議,也要經過這些困難險阻,戰鬥力就少一半了,
把市議會設在半山腰上,是不是有這樣特殊的考量呢...XD


(空空的遊客服務中心,尚未開放)

中正公園旁邊蓋了一棟嶄新的建築-遊客服務中心,不過裡面空空如也,
如果到時候建好了,應該能提供這個地區更詳盡的解說吧。
對了,其實中正公園並不是一個點,而是一個區域,






(觀音面海,保佑航海安全)

通常最著名的地標,就是面對著基隆港的一尊巨型的觀音像,是當地的守護神。


(從平安門可以爬上觀音像)

觀音像內有樓梯可以爬上去,眺望各角度的基隆市區,


(各樓層供奉的神明都不同)


(一樓旁邊有個幸運石,摸摸可以改運喔~)


(這位仁兄一邊爬一邊喊說階梯也太小太陡了吧...)


(照了一下,真的很陡耶)


(實際走過,腳板真的要擺橫的才安全)






(每層觀景窗看到的風景都不同)


(最上面的鐵梯沒有開放,除非是工作人員)

共有四層,不過樓梯頗陡且觀景僅透過一個小圓窗,不建議行動不便者特地爬上去看。


(這是許願亭)


(裡面有小小的平台,投進水裡的硬幣落在平台上,願望才會實現喔~~)

觀音像旁有一廟宇、一福利中心(販售宗教有關之物)、一膳房、一許願亭、一大鐘。
許願亭的展望不錯,今天還看到在遠方的基隆嶼。










(基隆港內港,看起來很壯觀呢!)


(認不清方向嗎?這裡有解說牌標示喔)

而協和發電廠的三根大煙囪以及仙洞巖那還沒蓋好的廟宇,也都能在這邊看見。


(唐詩走廊,很有書卷味)

走過唐詩走廊(上面刻著一首首的唐詩),就抵達祈願大鐘。


(許願大鐘)


(功德箱,敲一次請投50元喔~)

恩,敲一次大鐘要價50元,不過旁邊的小鬼倒是不識字地狂敲猛敲。


(廟前的大廣場,商家正在準備營業)




(電動小汽車的車隊,人家可是敞篷車勒)


(砲彈娃娃的遊戲)


(套圈圈)

本來應該佛門清靜之地,卻因為遊樂設施的進駐而模糊了焦點,
電動小汽車、打彈珠、撈魚、砂畫、套圈圈等,
樂了小朋友,卻讓我覺得雜亂了些,不知道這本是廟方的原意,
抑或是增進就業提高所得的方案之一呢?
不過看到一輛輛遊覽車載的日本客來這裡,看到撈魚的設備樂得不可開支,
我在想會不會他們認為這裡有點像他們的祭典活動呢?


(名字叫公園頂,取"大鐘下"更貼切喔)

離開前跑到大鐘底下的一間咖啡店享用"上午茶",
沒想到外觀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咖啡店,內裝卻很有希臘風情,


(地中海風情的內部裝潢)


(我點巧克力熱可可,有彩色的棉花糖喔~)

東西都還ok,主要還是有冷氣環境又清幽,
我們就在那邊一邊看店家提供的美食雜誌,一邊討論中午可以到哪裡用餐XD

離開中正公園後,根據當地熱心居民的報路,我們繼續開往二砂灣砲台(海門天險)。








(各式大型軍事設備)

途中看到戰車,就不自覺地停下車拍了幾張照,後來才知道這裡是役政公園。


(三層樓的建築)

一旁有個三層樓的建築,一樓是機車停車場,二樓好像是道場之類的,
我們是有看到一群人在裡面,但不知道是不是在傳教。


(三層樓的觀景平台)


(可以看到基隆嶼)

旁邊有一三層樓的木製觀景台,看外觀感覺二樓三樓是另外搭建上來的,
從木梯走上去後,發現還有個警示標語寫著二三樓僅能同時容納九人,


(有人數限制的平台)


(據說是木頭相接處比較不耐,所以會晃)

怪不得乾媽坐在一樓的時候,直嚷著:地震!地震!
原來只要有人走上去,這木造建築就會開始搖晃了。


(飛機耶!不知道是不是模型...)

接著我們朝二砂灣砲台區過去。


(什麼都沒有的大草原,被騙了@@)

看到一旁有飛機展示,就急著停車,走上一旁的樓梯,看到一大片草原,
本以為是砲台遺址,卻發現沒有任何砲座的痕跡,才發現搞錯了,
真正的二砂灣砲台區還沒到勒,還要繼續往下走去,
穿過一荒廢的草地區(看到小小樓梯,感覺有人在這邊練特技摩托車...)
看到了廁所,旁邊的小路才是通往砲台的方向。


(二砂灣砲台展示牌,上有介紹來龍去脈)


(要走一段林蔭小徑才會到砲台區)






(各式不同的砲台)


(這是主砲台,隱蔽性還不錯)




(砲口所對之處還是這港口周遭的海域)


(像迷宮般的掩蔽牆)

二砂灣砲台有幾個參觀點:東、北兩砲台、機槍陣地、城門、營舍牆基、大階梯..等。
其中最著名的,當然是那座遺留下來,上面刻著"海門天險"四個大字的城門啦!


(連大階梯都有介紹喔~)


(小心慢行,注意青苔)

而最累人的,就是那長著青苔,雖只有六十八階,卻很陡的大階梯。


(看起來好像中影文化城的那座城牆)


(爬上來看看,風景不知好不好)


(可以看到內港區,不過大部分都被樹林遮住)




(上城牆容易,下城牆難,還是要注意一下安全)

聽同事講說,之前他在崇右讀書的時候,有時候都會被老師要求爬海門天險,有夠累人。
我在想,應該是從這大階梯上上下下,不然應該找不到其他更折磨人的建築了吧!




(這就是傳說中的海門天險啦!)

在砲台區能眺望基隆港內外港,在當時極具軍事意義,
可以和白米甕砲台由西南東三面對準進犯之船艦,負責海岸線之安危。


(爬下山,旁邊就有到此一遊必拍的看板了)

爬回停車區(還真累人@@),可以看到旁邊有一螺旋柱狀裝飾物,


(228和平紀念碑)

看了一下介紹牌,原來是紀念二二八和平所立之標的。
旁邊的小小遮陽區,早已被攤販聚集,
卡拉ok聲夾雜著烤香腸的味道,督促著我趕緊朝下開去,往十八羅漢洞方向走。


(站在四面佛的平台上俯視基隆港)


(廟前有二許願池)


(硬幣投到魚嘴才算數喔)


(廟前有一往下樓梯,不知道是不是通往幼稚園,感覺很有童趣)


(米老鼠一家?!)

十八羅漢洞為一間寺廟的後山洞穴,根據爸的說法,之前有帶我們來過,
不過由於年代久遠,早已沒有印象了。
聽說是洞穴裡面雕刻著十八羅漢像,但這次我們走過去,


(封閉中?不信,還是走去瞧瞧)


(爬到洞口了...)


(還真的被完完全全封起來了....)

看到一旁的標示寫著十八羅漢洞暫時封閉,請改道而行。
不信邪的我們還是往階梯上爬去,結果經過一陣上坡後,


(在十八羅漢洞這可以回望海門天險)

確實看到門口已經被磚塊砌起,無功而返之下,就開回原來的山路,原路下山。

中午選擇在基隆廟口用餐,其實本來我是想去八斗子那邊吃海藻水餃的,
不過熬不過眾人肚子餓的反彈聲浪,於是只好就近用餐。

基隆市區真是汽車族的惡夢,常常想要去的點就在眼前,
卻因為單行道和紅綠燈而走走停停、東繞西繞。
這次我們想找個最靠近廟口的公有停車場來停車,可是停車場指標突然一下就消失了,
最後只好停到私人停車場裡去(2小時100),比起公有停車場還多40塊,
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啊,下次一定要堅持找到公有停車場再來停車。


(廟口一旁有小吃指引,不過字小又反光,應該沒人會注意到吧..)


(人潮很多的基隆廟口)

在基隆廟口,一定會吃的店家,不外乎鼎邊銼、天婦羅之類的,這次也不例外。


(在廟口有兩家分店的刑記)


(幾碗多少錢老闆都幫你算好了)


(裡面還有個明星簽名區耶,閃亮亮的)

刑記的鼎邊銼(55),客人還是很多,雖然比對面50元的貴了一點,
可是客人還是擠進這裡來,名氣果然還是重要指標之一。


(號稱最多配料的小吃,歡迎外帶)

之前有看節目介紹,鼎邊銼是配料最多的一樣小吃,


(湯頭清清的)


(鼎邊銼有Q到)




(其他配料就沒啥記憶點了)

不過其實除了鼎邊銼本身有Q度,以及湯頭清清的不錯之外,
其他的配料都只能算是普通而已。


(順便叫了隔壁的花枝捲和雞捲來吃)


(好像都要加小黃瓜當配菜吼...)


(這家天婦羅算老店了吧)


(一份要價30元)


(一個挖魚漿)


(一個負責炸天婦羅)

天婦羅(30),我們是站著吃的,因為客人挺多的,
口味普通而已,配料是小黃瓜,脆度反而比天婦羅來得好,


(軟軟的天婦羅,還是習慣吃炸甜不辣)

大概是吃慣一般鹹酥雞賣的甜不辣,對於這種油油的、軟軟的天婦羅就沒那麼愛。
其實會來吃,也是為了重拾記憶中的片段,好不好吃又是其次了。


(接著來到這家不知名的店)


(大腸圈超大的啦!)


(裡面都是古早味的黑白切)


(結果一份的份量滿小的=.=)


(豬血湯還ok啦,但是大腸豬血湯硬是要多15元@@)


(軟管不知道多少錢,還不錯吃,QQ的有口感)

自製大腸圈(40)/豬血湯(30)/軟管(40?),
這家店就在大馬路邊進去沒幾攤的地方,會選擇它,不過是想要吃飽一點。
大腸圈每個都很大,不過,一份40元的我看根本切不到一條的三分之一吧!
份量少,吃起來又還好,唯一覺得ok的,就是它的醬料而已啊,
只不過那就是普通的甜辣醬和醬油膏而已。
豬血湯,湯頭頗清淡,豬血小小塊不過五六塊,30元是合理,不會難吃。
軟管不錯,主要還是Q度有,沾醬也加分不少。


(當地有兩家泡泡冰,我們是吃沈記這家的)


(我挖我挖我挖挖挖)

後來又跑去買沈記泡泡冰(40),
泡泡冰要價40元,弟說:套一句鄉民的說法,歡迎來到基隆廟口!

(色彩鮮豔的情人果冰)

點了情人果口味的泡泡冰,情人果顏色怪怪的,感覺色素加很大,
味道酸酸甜甜是不錯啦,可是40元.......


(近來知名度大開的營養三明治)


(小心滾燙熱油喔...)

接著又跑到對面買營養三明治(55),
美乃滋、滷蛋、蕃茄、熱狗放到炸得外皮酥酥,內裡Q韌的長條麵包裡,
熱熱的吃應該比較不會油膩,不過我是帶回家才吃的,
感覺美乃滋加上炸麵包一整個熱量爆表啊!


(油滋滋的麵包XD)

麵包味道很像甜甜圈(以前那種用炸的,類似雙胞胎的作法),
味道還ok,可是份量不大卻要價55........

這幾樣小吃吃下來,難怪弟會說:不如到全家買瓶汽水,那是唯一價格合理的東西..Orz

離開"貴松松"(台:很貴很貴)的基隆廟口後,
我們根據導航的指示,離開市區,接著從八堵交流道上去一高,
然後從重慶北路B交流道下,送弟去搭客運後,沿著環河北路回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pukh 的頭像
    ntpukh

    西咖咖的休閒隨筆

    ntpu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