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沒生吃過蟹肉吧!透明軟綿綿的蟹肉~)
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,基隆的小A蟹麵就成為我美食的口袋名單之一,
只是每次家庭出遊到基隆那一帶,一定都會跑去海龍珠餐廳,
或者其他比較偏離市區的海產店去,
像小A這間位在市中心,不易停車,又星期日不開的店,
非得自己執意前往,才能在沒有包袱的情況下成行。
今天特地請假,排了不一樣的基隆行,早上爬完古道,中午就選在小A用餐。
本來想在基隆板詢問去吃的話,要把車停在哪裡,
可是像這種問題我覺得好像不成氣候,
印象中基隆市區的停車場還不少,只是停車費多寡罷了。
查詢了google map,最後決定停在信二公有停車場,這個在地圖上有標示P的停車場,
再步行前往。
看地圖好像有段距離,可是走起來還好,五分鐘左右就抵達目的地了。
(以為小A蟹麵會隱藏在小巷弄裡,沒想到基隆的小吃攤都規劃成一條街了)
(菜單旁有藝人加持。照片僅供參考...XD)
(民國88年開到現在,也算是家老店了)
平日中午用餐人數沒有想像中多,
通常被美食節目(莎莎、陳漢典、蝴蝶姊姊)報導的店,那幾週去用餐的品質一定很差,
好在最近沒有人報導,給了我們一個悠閒的用餐環境,還有機會跟老闆聊到天。
(麵食的價格普遍都有調漲五元)
網路上有查到評價不錯的嗆蝦,是隱藏菜色,要另外跟老闆點,
看了菜單,證實所言不假,其上除了嗆蟹和嗆透抽外,沒有其他"嗆"系列產品。
問了老闆:"有嗆蝦嗎?"
老闆:"抱歉,大概從十月、十一月,一直到農曆年這段期間,蝦子都不夠大隻,
做出來的品質不好,所以這幾個月沒辦法提供嗆蝦,可以考慮嗆蟹腳、透抽"
真是可惜,據說嗆蝦的評價比起嗆蟹好上不少,
這次沒能吃到,下次再來吃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。
(這炸螃蟹每隻都有帶蟹黃)
依照網路上的評價去點餐,點了綜合海鮮麵(65)、綜合海鮮米粉(65*2)、蝦捲(50)、
天婦羅(30*2)、嗆蟹(100)、五味透抽(50)、涼拌花椰菜(30),共485。
(綜合海鮮麵)
綜合海鮮麵,用的麵條是陽春麵那種中等寬度的白麵,
口感軟滑易入口,不過吃慣了海鮮炒麵那種黃油麵,
看到這白麵條就覺得色調和口感單調了些。
(白麵條感覺有些單薄)
湯頭據說是用螃蟹等海鮮去熬煮出來的,喝起來相當清爽,
不像豬大骨熬出來有些許雜質還帶著油油的感覺。
配料是兩顆丸子(一顆裡面包肉、一顆看起來外面混有芹菜的魚丸)、
幾圈的透抽和一塊炸螃蟹腳帶著蟹黃。
吃起來雖稱不上特別好吃,但有種平實的味道,不用多加什麼調味就能飽餐一頓。
(海鮮米粉,是粗的米粉)
綜合海鮮米粉不是我點的,所以沒吃到,
這裡的米粉是粗米粉,湯喝完也可以跟老闆娘加湯。
(秀珍的蝦捲)
蝦捲,搭配的是芥末油膏,
外觀和淡水吃到的那種蝦捲不一樣,淡水的是用水餃皮拿去炸得硬硬的,
這裡的蝦捲作法像是小一號的雞捲,
只是裡面的餡料從豬肉換成蝦漿而已。
(發現疑似蝦肉的東東)
口感也和雞捲差不多,可是份量不多,幾口下肚就沒了,
大概是成本比較高,整體而言貴了些。
(天婦羅還不錯吃)
天婦羅,這是到基隆廟口必吃的小吃,
不過我覺得那間店吃起來軟爛,不是我喜歡的口感,
這裡的口感雖然也沒有硬到哪裡去,不過份量比起廟口多了不少,
(現點現炸的天婦羅)
而且炸油還挺清澈的,感覺比較健康。
(網路上有提到這裡的油滿清澈的,所以我特地去看油鍋,果真如此,
不過這是因為今天人少,不知道客人多的時候品質是否也能維持呢?)
(嗆蟹,這個是生食喔~)
嗆蟹,聽說是某種一年四季都有的螃蟹,
把那比較大的鉗子直接用醬料"嗆"起來,過一會兒就能吃了。
既然是生食,相信新鮮度不在話下,
不過我以為那"嗆"的來源會是芥末,但吃起來的感覺似乎不是,
味道比較像一般海產店的下酒菜蛤仔,只是醬油的味道沒有那麼重,
那也是生的直接下去處理的,所以兩者口感都是硬中帶軟,硬的是殼,軟的是裡面的肉。
份量比想像中多,因為三個人只有兩個在吃而已,姑爹對於這種麻煩的食物是敬而遠之,
吃久了對於這種軟不拉機的口感還是有點怕怕的。
(份量不多的透抽)
五味透抽份量不太多,而且綜合海鮮麵裡面就吃得到,所以我覺得普普通通;
(涼拌花椰菜)
涼拌花椰菜則是直接用鹹水去調味,
感覺應該和鹹水雞的處理方式差不多,份量也不多,但滿清爽的就是了。
整體而言,這間店對於習慣海鮮吃到飽的我們,不過是開胃菜的用餐模式,
但大魚大肉吃多了總是會膩,偶而來一下清爽的小餐點還是不錯的。
==========
◎相關資訊:
地址:基隆市信三路13號
電話:(02)2428-2756
營業時間:AM 09:30 ~ PM 19:00 (禮拜日公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