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林添真捨身救人的雕像,佇立在野柳公園內)
Day6
假日一早九點的課,讓人覺得很厭煩,好在昨天很早睡,今天的精神還算ok。
第一堂上的是旅行業接待管理與作業,和原本期待的小吃課程差很大,
我猜想是原本的老師很大牌,不想要排假日課,
不然就是他已經排其他電視通告了。
(據說這老師很常上美食節目評論)
上課老師年紀頗輕,從事旅遊業也才四年,上課的表現就普普,
感覺就如果他自己上課提到的:
"七年級生去跟六、七十歲的大陸客談老蔣,一點說服力都沒有。"
而且一開始講課時,隨身碟又讀不到,老師一整個就愣住不知要說啥了,
和其他老師繼續講古的表現,可見功力還是有差。
而最後一小時拿照片出來說嘴,美其名是怕同學睡覺,
說破了不過就是講到後來沒什麼好講的,來充充數的吧。
(不過臨危授命,說不定也因此削減掉原本該有的充實內容...)
不過當他說,他那期結訓的學員,到現在還是有在聯絡,
一次都一台遊覽車坐滿出遊個三天兩夜的,
從中每個段落,大家輪流當導遊,結束後拿影片和照片出來檢討,
覺得還挺有心在這一塊上面,相信有朝一日他也能成為一個好導遊。
下午一點繼續上台灣主要觀光景點介紹的課,雖然名字是如此,
身為北教大史地系教授的講師,還是花了滿長的篇幅在介紹台灣地貌的緣起,
後半段才開始介紹台灣的八個立案國家公園特徵,
以及針對太魯閣國家公園做照片的講解。
據說這堂課之前是三小時,老師說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,
但今年又縮成兩小時,一整個就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啊。
(我是覺得台灣地貌的篇幅佔太多,應該多以各景點的實際照片來做講解。)
最後兩小時的課程,是台灣農漁產品特色,
由老老的、即將退休的農委會休閒農業推廣技正來做講解。
和上一堂課的講師相比,說書的技巧就遜色不少,
同學的表現,有點像是上一堂課的體力耗竭,這堂課就安靜許多。
不過這種老老的講師,有個特點就是,雖然說的東西不出色,
但順口溜三不五時就脫口而出,應該還是有得到老老的學員的心吧...XD
Day7
開課以來,除了假日以外,難得一見的好天氣,讓我興奮地騎車上課,
到了教室,已有學員聚在一起聊天,而我則是梳妝打理一番,等待故宮文物的疲勞轟炸..
開始上課前,對於導遊職業證的取得有些疑慮,
當初不想直接辦,是因為聽觀光局的說,明年會換成卡式證照,
如果現在辦了,到時候要改,還要多花150。
本打算下定決心不辦,後來又覺得花小錢換張可以說嘴的證照也不錯,
再加上花博、101、故宮等優惠滿誘人的,就辦了。
不過,臨時決定,果然還是趕不上變化,今天就是最後一天了,
需要的兩吋照片、身份證正反影本沒個影,光有coco也沒救...
好在明天還能延一天,真是太感謝輔導員了。
今天的導師是讀機械系的故宮導覽解說員,介紹的是故宮二樓的陶瓷藝術和書畫。
故宮的歷史文物對我來說,有著強大的魔力,這個魔力會帶我入夢境...XD
雖然老師上課有放影片(古物總動員,和博物館驚魂夜相同,
只是聽說我們很久之前就規劃了,所以沒有抄襲喔~),讓課程變得有趣一點點,
但在講解部分文物時,燈光整個關閉,一整個就是請周公來找我下棋的吧~Orz
偶而會被講解完畢打亮的燈光所刺醒,但來來回回幾次,老師講得口沫橫飛,
在我耳裡,卻聽不太進去,只能說,我對於歷史,還是沒辦法感興趣....
這項缺點,希望能在取得導遊證,能免費進故宮時改進...
值得一提的是,今天竟然電腦設備沒有出包,因為電腦是老師自己準備的...XD
Day8
趕著下班躲雨的今天,差點忘記刷卡,
好在一瞬間回神,跑回去刷,免得白做工一天。
上課前買了令人回味無窮的蔥油餅當晚餐。
一到教室,先拿到了這次口試題目安全規定的紙本答案,
至於景點的答案,好心的學員竟然也整理出一份資料,準備email給大家參考,
這樣就不用自己找答案,只要猛背就對了,就甘心啦!
今天上的課依舊是我討厭的故宮文物介紹,
講解的老師相當之溫吞,用的文字也滿斟酌的,像是"諸位"這種文謅謅用語,
從他口中說出來,感覺也沒那麼奇怪。
一、二節上了關於青銅器上古老文字的辨識,雖然說都是象形,
少了條慧根,完全跟不上老師看字即說的功力,
但我想,故宮多參觀個幾次,假以時日,應該也能輕鬆"背"出來吧。
第三節則是瘋狂地看著ppt上文物的照片做約略的講講,
至於講了些什麼,因為我處於半夢半醒間,就沒啥印象了...XD
期待明天的生態課程,希望多說點登山相關啦。
Day9
今天中午吃了同事帶來的鴨肉羹和十顆鍋貼後,就一直飽到下班,
晚餐也沒吃,就直接到教室待命上課去。
(後來還是有點餓,還好回到家有羊肉湯可以解解饞。)
今天上課的導師,是個很典型的大學教授,
說話聽起來對於生態保育這塊,有很深切的期待和要求,
可惜就是少了點活潑和有趣性,導致上半場一整個昏昏欲睡。
下半場逐漸好轉,舉了些有趣的例子:
蛇看到人會說:唉壓,嚇死蛇,剛剛碰到人了~XD
課程主要探討的是地理和生態的關連性,
透過觀察動物的外貌,藉以研判歷史地形地貌演變的過程,
和我一開始料想的"登山經驗",有滿大的落差....
Day10
導遊訓邁向二位數的受訓日期了,可喜可賀!
剛好今天請假一天,好整以暇地在家裡吃過羊肉爐以後才慢慢飄去上課。
今天有兩堂課,一、二節上的是認識台灣茶葉,
上課的是台茶協會理事長,所以由她來介紹台灣茶葉,是當之無愧,
不過畢竟非專業講師,大多數照著講義唸,
神來一筆插個問題,滿容易中斷原本進入狀況的感覺。
學到了要賣台灣茶葉,必須拜的神明,就是"茶郊媽祖",
祂的生日和茶神陸羽是同一天(農曆九月二十二號),
我猜想是穿鑿附會之說,畢竟長這麼大,第一次聽過這神明。
第三堂課,就是由帶我們戶外課程的莫導,導引我們進入東部景點。
莫導還是發揮他驚人的背數字、背資料功力,
輕輕鬆鬆就把東部的資訊滔滔不絕的說出來,
不過雖然這樣的方式能讓大家驚嘆很專業,
我是覺得一次丟太多資料出來,大家不一定能立即吸收,
反而慢慢講比較能引起共鳴。
早上睡到中午十二點才起床,果然對夜間部的學習效率提升不少,
三個小時的課程,覺得時間過得很快,咻的一聲就過去了,
或許講的東西比較言之有物,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吧。
Day11
中午的大亂鬥壽司餐和下午同事請的免費咖啡,著著實實讓我飽到下班還撐著。
今天上課的老師是致理技術學院的助理教授,上的課是藝術課程,
其實有點失望不是小吃課的...(虧我還吃的飽飽來接受挑戰的:p)
一、二堂講的雕刻與塑型,讓我在半夢半醒間度過,
天殺的批鬥大會讓我晚上沒精神聽講,雖然我本來就對藝術興趣缺缺....Orz
第三堂講了老師比較擅長的唱戲部分,從北管、南管到歌仔戲,
老師都親自開嗓,唱出對戲曲的熱愛。
而課程後半段放了兩支影片,更能看出老師得意的採訪蒐藏。
最後要提到的,是老師對於ppt的製作,相當講究,
光是上一頁、下一頁以及超連結到影片的應用,都滿符合他所學的專長。
下課後,打算走不一樣的路線回家,選了市民大道和環河南路走,
結果比原本的堤外便道,車程耗時多了不少,
光是紅燈連續combo就削減掉騎車的熱情,以後還是乖乖走水門外吧....
Day12(戶外教學)
令我期待的第二次戶外教學總算到了!
一早雖然天氣陰陰的,仍舊把車子騎到火車站停放,轉捷運到東三門集合。
大約八點左右抵達,竟然是全車第一個到的,大家也真是太隨性啦...XD
第一站的目的地為基隆中正公園。
(第二次校外教學第一站為基隆中正公園)
大型遊覽車的上山路線和上次我開車來時不同,
道路雖然寬了些,但遇到連續兩台下山的拖拉庫,還是聚精會神地仔細觀察著會車距離,
有驚無險地喬出些微的距離後,抵達時間比我們的李導預估差了四分鐘。
(話說這位李導的導遊風格,和上次的莫導截然不同,
光是數據就記得"哩哩辣辣",還要我們覆頌數次,怪不得一直被我身旁的同學訐譙)
(中正公園的牌樓前先來介紹一下)
下車後,整場導覽就在風雨飄渺間演練,先說明了那個大鐘如何敲
(可以敲一、二、三次,但不能敲四次,因為四大皆空,真的嗎?)
接著說明了寺廟前面四大天王的擺放及特徵(據說底下的牌子有寫錯?)
最後就是入寺廟參拜了一圈,順便解說三寶佛擺放的位置是依照東側及西側來擺
(不就是以中間的佛像為準,右邊放藥師佛菩薩、左邊放彌勒佛嗎?)
此站僅停留半小時不到,所以中正公園內最著名的觀音神像完全沒提到,
就被趕鴨子上車了。
下一站是野柳海洋公園。
(第二站來到野柳地質公園,以後進去,靠導遊執業證不用收費啦~~(((送!))))
(進去前先對景點相對位置做講解)
先在遊客服務中心前集合,接著在解說牌前介紹了來野柳不能錯過的四大地質特徵:
結理、結核、生痕化石、海膽化石
(望出去是鯨魚的岩石造型)
(女王頭二代?)
(其實只是給遊客合照的偽物)(這才是女王的接班人:公主頭)
(結理)
(結核)
(生痕化石)
(海膽化石)
(薑石)
(冰淇淋石)
(燭台)
(無懼風雨的陸客)
(牆上有十幾個洞)
(小台灣的圖騰)
(遙望中間的金鋼石)
(來野柳不能錯過的玩法:排隊和女王頭合照)
(遺落在海邊的一隻鞋)
(看得出來是一隻小象嗎)
(史奴比石,背面看是金剛石)
(這羅盤的功能沒聽到)
還有跑了不少象形蕈狀岩:公主頭、薑石、雞腿石、冰淇淋石、金剛石、史奴比石...等
雖然一路是趕趕趕,但在海風和細雨的催化下,
預期會汗流浹背的,卻只是落幾滴汗而已。
(特產街,是帶觀光團的地雷...XD)
離開野柳前,又跑去民產街,示範了即便是不花錢購物,
還是能讓店家看到大群的"準導遊"為促進台灣經濟繁榮,
在攤位面前示範解說,而笑顏逐開貌。
趕在中午十二點前到九份。
中途停在九號停車場,搭乘接駁車上山,
剛好遇到一台悠遊卡機故障的836,左摸右撈,一時之間只拿到十元,
好在好心的學員協助,才沒讓我妨礙到後續上車的速度。
(先在此平台集結)
(觀景平台往外望,今天的天氣不甚理想,雲霧籠罩)
先在九份老街前觀景平台集結,約定一點半同個地點繼續帶導覽後,就解散去用中餐。
我這隻老狗還是變不出把戲,選擇了鐵道口牛肉麵用餐,
點了餛飩麵(45),結果同桌一位學員貢獻三碟小菜(各30),
就這樣邊配小菜,邊聽他當領隊的辛勞經驗,一下就消磨了一個小時的時光。
(聽他的說法,領隊的工作比導遊輕鬆太多,導遊得不斷不斷記憶資料,
可是考領隊執照,又不帶團,其實也沒啥實質上的效用,
不像導遊證有著"免費補充知識"的額外功能。)
九份導覽不外乎介紹基山街、豎崎路、昇平戲院,
不過在介紹之前,李導還是顯示出吃很開的樣子,
(和當地攤位交關,即便是試吃他們也會很開心的)
在各家店家前,不斷介紹如何促進台灣經濟繁榮,怪不得店家看到他都笑容滿面地接待。
(昇平戲院前講解,戲院目前正在整修中)
(看起來是有錢人家的房子,忘記叫啥名字了...)
(和店家遠遠相望,這溝通距離還真遠)
(遊客服務中心前,大家都累了,找位置坐)
老街的介紹也很趕,最後就在遊客服務中心小解一番,
然後搭乘一旁站牌的接駁車(15)往金瓜石過去。
在這裡等車的難度頗高,一路上錯過了兩三台班次,
最後總算搭到1062這之前來爬山常坐的基客到金瓜石。
(公車正面衝來,司機展現過人膽識和技巧閃避)
司機在山道展現過人的膽識,我站著光是靠一隻手的攙扶,仍舊無法抵擋離心力的作用,
最後只得靠小腿的盤纏,才勉強保持不倒之姿。
(進入黃金園區前先講解一下)
先在黃金博物園區入口處,介紹了來此處參觀的重點:太子賓館。
接著解說了雙拼、三連棟、四連棟的日式建築,但都輕描淡寫帶過。
太子賓館只聽到後面的高爾夫練習場及射箭場,
看起來都相當精緻,不愧是小日本鬼子,使用的空間和身高成正比啊。
(基隆山的背面,看起來像個大肚美人)
途中有稍微帶了一個觀念:從不同角度看景物,
包括基隆山從黃金博物館園區看,變成了大肚美人山;
無耳茶壺山,換個角度,變成了獅嘴岩。
(摸一下這錢幣造型的藝術品,帶來財運滾滾)
(太子賓館簡介)
(參觀太子賓館)
(高爾夫球練習場,小日本鬼子還挺懂得休閒的...)
(俯視太子賓館)
(射箭場內做簡介)
(這就是所謂的射箭練習場,還真狹小簡陋啊...)
(這個塑像的本人目前是健在的,叫什麼名字和立塑像的原因沒聽到...QQ)
由於在遊客服務中心錯過太多班次浪費時間,導致接下來的行程一路是跑跑跑,
最後趕在三點二十分搭乘836往水楠洞的接駁車(15),
搖搖晃晃,從金水公路這個電視廣告最愛的路線殺下山,
(遊覽車上方看到的就是著名的十三層遺址,可惜都沒介紹到)
沿途看到黃金瀑布、陰陽海和十三層遺址,只是不在導遊課程內,再加上時間不足,
李導就完全沒提到。
(該不會就如他的名言所示:看不到不提、吃不到不提吧?)
回程時一些前輩分享了帶團經驗,不過總覺得是李導沒啥話好說,而湊些時數的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