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白米甕砲台的美,在於協和火力發電廠大煙囪的襯托)

昨天看M01的時候,突然想到基隆這一塊區域有一段時間沒去了,
搜尋有哪些景點可以參觀時,發現白米甕砲台這景點搭配著藍天、靛海、綠地,
以及火力發電廠的大煙囪,一整個就是很開闊又和諧的場景,
於是乎規劃了這次的基隆砲台行。

由於端午四天的連續假期,大家拼命往宜蘭方向去,
所以北二高在與國道五號交會處小小堵塞了一下,但通過之後是一路順暢。
二高開到底後,會接上港西連外快速道路(基隆港西邊),
經過幾個隧道(忠孝仁愛信義和平)後,即下快速道路,
此時會面對貨櫃船頭大門,在它前面一個大迴轉,再順著右邊方向去,
選擇"荷蘭城"的指標,跟著走,
沒過多久就能看到白米甕砲台的指標,依著標示左轉上山即可抵達。


(砲台一旁還有公園設施可以遊玩)


(小朋友也能在這裡玩得很開心)

這條上山的路狹小,且有些陡,保持低速檔上山以策安全。
白米甕砲台旁有一個停車場,約能停十輛左右的小客車,
因為大家停留的時間也不會很長,稍微等一下就能停到位置了。
(上停車場前的斜坡也有車位能停)


(介紹白米甕砲台的由來)

白米甕砲台原稱荷蘭城,因為當時記載此砲台為荷蘭人所建,
後來考證的結果,發現是西班牙人建造的,
但也將錯就錯,沒有再作更正。
(至於為什麼後來叫做白米甕砲台?這裡的解說牌上並沒有多加著墨,
我想應該是此地名為白米甕,因此得名的吧。)

白米甕砲台區配置,有四座加農砲座、觀測所、指揮所以及彈藥庫等建築,
因為位處基隆港西側,屬於西側的安全屏障,軍事地位極高。
現今砲台早已移去,僅留這些建築的遺跡,
少去了戰爭的劍拔弩張,多了點懷古的氣息。


(涼亭一旁有石階)


(剛開始還好,越走是越陡的石階)


(由此上可通觀測所,不是關廁所喔XD)


(遠眺基隆嶼?)


(直達海中心的碼頭,真是酷斃了!漲潮會淹沒吧~)


(近觀海岬地形)


(此平台亦有砲座遺跡)

涼亭旁一陡峭石階,通往觀測所的舊址,對於我們這些老弱殘兵來說,
爬上這制高點,可讓我們唉聲連連,小腿發軟。
由於觀測所所在位置,為一隱蔽的地點,
所以其上佈滿樹木,並非最佳的拍攝全景處。


(隱蔽的小路,發現沒啥觀景點)


(平台上大合照一張~say cheese~)

其後有一小徑,樹上綁著登山條,似為山下通往山頂的登山路線,
和姑爹前往勘查後,發現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觀景處,旋即折返。


(爬下去也會塞車的)

跨過綠草如茵的草地,走往另一側的指揮所。


(在小丘內的指揮所)


(指揮所前的三根石樁)


(約100公分吧)

地上有三根石樁,由於沒有解說牌,對於其功能也不得而知,
不過碉堡裡面的座位,頗為涼爽,海風吹來,全身舒暢,
那種海味已經預告夏天的來臨了。


(四個加農砲座)


(砲座與大煙囪合影)


(可以從西面眺望基隆港)


(停車場大約可停十來輛汽車)

海邊旁協和火力發電廠的三根火力發電廠大煙囪,
紅白相間的色調,在藍綠色調之間取得一平衡點,
如果這建築放在工業區內,沒法顯出它的獨特,
不過搭配著此處的美景,增添不少壯闊的氣勢。

此地因為拍攝連續劇"光陰的故事"而帶來不少遊客,
不過如果能更注意它在歷史的軍事意義,
那種感動將不僅止於"我來過劇中的拍攝地點"而已。

離開白米甕後,我們開往附近的景點-仙洞巖。
其實路上的指標還算明顯,下了白米甕後,往光華隧道方向過去,
但不要進隧道,而是在隧道前的路左轉(不要上快速道路),
接著就有指標指示,大概兩三公里左右就到了。
汽車可以停在廟前的小廣場,約能停個七八部吧。

仙洞巖,顧名思義,是個岩石洞,裡面供奉許多神明。
此處為一海蝕洞,經過多年的地層擠壓籠起而成此天然海蝕洞,
洞內石壁上雕刻有神像,雕工細緻,頗值得一看。

此景點另一引人入勝之處,就是有一類似彰化摸乳巷的通道,
但摸乳巷為人工所搭建,而此地則為大自然的傑作。
因為縫隙狹小,遊客一多,則可能造成交通大打結,
所以大家都會朝洞內確認是否對向有人要進出。


(爸一開始還比Ya)


(腰越來越彎,唉聲四起)


(這張有酷到,表弟變光速俠)


(離開一照)

越深處前進往,其高度越來越低,行經此處者,無不彎腰駝背,
貌似武大郎般行走著,由於難度頗高,所以太高太胖者慎入,
不然可能就卡在其中而進出兩難了。


(廟旁有石階可上仙洞公園)










(各角度的基隆港)

仙洞巖旁一階梯可上至仙洞公園,此處可觀賞基隆港貨櫃船進出全貌,
因此在之前應該也是個重要的軍事據點吧。
在爬上仙洞公園前,有一坑道,其外有柵欄鎖住,
不知道裡面藏有什麼秘密,朝洞內一看,漆黑一片,有點嚇人。

離開此處後,我們轉往海龍珠用餐。
由於台二線上大塞車,差點就延誤到我們訂位的時間,
只能說這連續假日真是太驚人了,難得看到台二線塞成這副德性。
吃飽喝足後,先到附近的海關尋寶,再開往亞尼克喝下午茶,
最後就到往外木山濱海車道前進。






(澳仔漁村旁的沙灘觀海去)

經過外木山前,我們看到一處沙灘處,竟然塞滿了玩水的遊客,
好奇之下開了進去,發現原來這是一處社區,叫大武崙澳仔漁村,
夏天到了,我想住在這一社區的居民應該頗為困擾吧,
進出都會被前來遊玩的車潮堵住。

此行最後一景點,就是外木山漁港。
這是一個假日觀光漁港,不過我們到的時候,卻沒有營業,
會不會是因為今天是星期五而沒有開呢?


(從外木山漁港可以看到火力發電廠的背面)

朝遠處一望,協和火力發電廠的三根煙囪,又出現在眼前,
原來此漁港剛好被包附住,與白米甕砲台相望,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發電廠的背面。
也就是說,其實中間有小路可以直接串連這兩處景點,下次來時可以找看看。


(大船入港)


(看到愛哭造船廠,我也想哭哭了XD)

漁港內停放的船隻,配有許多燈泡,是夜釣小管用的,
晚上才會出動吧,我們到的時候還是太陽高高掛,沒能看到出海捕魚的經過。
根據網路上的資料,此地接近傍晚時,會擺燒烤攤,販售現撈海產,
夜晚的海風給人平靜的感覺,一邊吃著燒烤,一邊坐在岸邊,頗為悠閒。

整體而言,基隆是個不錯的觀光點,除了基隆廟口外,
許多的砲台在在顯示著它位居關鍵處,負有保衛台海的重責大任;
而當地許多的漁港,雖然沒有南寮、永安那麼出名,
但少了商業性,更讓人感受到漁港的純樸風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pukh 的頭像
    ntpukh

    西咖咖的休閒隨筆

    ntpu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