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ntpukh/1379250647-1819082425.jpg)
(神仙谷內數個瀑布)
大年初二到九華山拜拜,一直是近年來不變的定理,
不過如果每次都是把兩間九華山拜完,又不到新景點去逛逛,似乎太空虛了,
於是乎爸提議"順路"到南庄鹿場部落附近的神仙谷。
神仙谷,這個聽起來很不錯的名字,可別以為它一直是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,
據說早期可是有"死亡谷"之稱的呢!
上網查了資料,原來它之前是泰雅族原住民的墳場,
一直到前苗栗縣長到蒞臨此處,才改為現今的美名。
從南庄老街穿過重重人牆,先往蓬萊方向開去,在飯盆頭解決中餐後,
接著回頭往鹿場的方向開過去,一路上只要認明鹿場部落的指標即可,
到後來會有往向天湖方向,可別跟著向右走,不然可會離我們的神仙谷越來越遠的喔。
看著一旁山坡坍方的痕跡,可以知道經過風雨侵蝕下,這裡的岩層有多麼脆弱。
沿途某些路面落差過大,或者有些坑坑洞洞,
稍一不慎就聽到軟掉的避震器在哀嚎,一個彈跳後就是撞到底盤的金屬聲。
唯有振奮精神,看好路面狀況,才是面對這樣的路況應有的態度啊!
不過說實在話,這裡的路況比起新竹五峰那邊好太多了,
應該是沒那麼深山的緣故吧。
(車還挺多的,沒想到這邊挺熱門)
(山櫻花綻放)
約莫二、三十分鐘的山路即抵神仙谷停車場,
本以為一路上沒什麼會車,那裡應該沒有遊客吧,
結果一到停車場,竟是滿滿的車,有些還兩兩併排,看起來技術相當純熟。
停車場內沒有空位,索性把車停到不影響行車動線的路旁,
因為接下來的路只通到鹿場部落以及加里山,車流量極低,所以暫停一下也無妨。
(走下木棧道)
(接著是一片竹林)
走下一開始的木棧道,映入眼簾的是掩蓋過天的竹林,
天氣好的時候,走在這裡應該格外清涼,
只可惜今天天公不作美,略飄著雨絲的午後,帶著絲絲寒意,
隨風搖曳的竹葉給人的感覺,好似恐怖故事裡隨時都會發生靈異的地點,
這樣的情形,的確是有符合當時墳場的氣氛。
好在今天遊客不少,走起來沒有多大遲疑。
(有些陡)
(木棧道接到涼亭)
約略五到十分鐘的下坡階梯後,可看到神仙谷瀑布的全景,
水聲潺潺不絕於耳,而瀑布就位於幾百公尺深的山谷下。
(上游是巨石堆疊)
上游之處,隨處可見巨大而平穩的石頭,及淺潭內清澈的水色,
隨著高度的落差,流水化為鋒利的刃,將谷底的石頭切割成深潭,
(呈現深淺藍色的溪水)
水色仍清,但卻吸引不了我下去探險的慾望。
一來不知可從哪裡下到谷底;二來天氣冷颼颼,完全不想碰水;
當然最重要的一點,一旁豎立的招牌明確指出此處十分危險,
不可因為玩性大起而置身危機。
(大家都圍在觀瀑平台看底下的瀑布)
(神仙谷吊橋,頗長)
(原住民圖騰)
(搖來晃去的吊橋,站久了會腿軟吧)
除了觀瀑平台外,另一個賣點,就是畫有原住民圖騰(泰雅族吧?)的神仙谷吊橋。
行走於吊橋上,隨著腳步邁進而能以不同角度來欣賞瀑布的美景,
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腳下就是好幾百公尺的山谷,而吊橋並非堅固到硬梆梆十足平穩,
因此人一多(限行二十人)或腳步一重就會搖來晃去,好不刺激(暈)。
(對岸的平台是架高的)
(從另一岸照吊橋全景)
走到對岸,又是一觀景平台,觀的景為吊橋全貌。
(石門步道,出口封閉中)
一旁有石門古道,全程所需時間為70分鐘,
不過目前出口處封閉中,因此也沒人從此處繼續上攻。
(雲霧繚繞間的山林,頗有神秘之氣氛)
在平台稍做休憩,雖然遊客眾多,但細細聽聞,仍可聽見大自然間的對話,
蟲鳴鳥叫聲中,不時飄來陣陣霧氣間,遠山半隱半現,這神仙谷之名,果無半點虛假。
(上下坡走泥土地比較不傷膝蓋)
肆意地吸吮著山林間產生的芬多精和瀑布帶起的負離子,
稍微活絡一下積塵已久的身心,旋即走回停車場處,回歸現實。
回程到了南庄老街,參觀了最近才新成立的遊客服務中心,
中心內的導覽員賣力解說著這一帶的地形地物、風土民情。
對於許久未見,老街風貌早已截然不同,內心是充滿喜悅,也滿懷感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