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天母古道,上次爬虎山也是看到類似這樣的標示)

之前就有想過要爬,再加上同事說這個古道不會太曬,
在這樣的夏日裡,的確是滿適合去一探究竟的。

到了天母古道入口,花了些時間找到停車位,
就開始千階樓梯疲勞轟炸。
慢慢爬的確不會喘,但還是流了不少汗,
剛開始兩旁還有民宅,和仙跡岩一樣,


(階梯旁就是民宅)

這些住家還得每天爬上爬下的才能回家,說實在滿健康的,
但執行起來一定挺累人。


(一連串的爬坡)

途中與一產業道路相接,有人將車停在這裡,
可以省去前面一段較陡的階梯,還滿聰明的,
不過不知道這條路到底該怎麼過去,下次可以研究看看。


(爬步道時都會看到的笑臉)


(在樹蔭下面的步道)

爬樓梯不久後,路旁出現大水管,
這正是步道的另一名稱-水管路步道的由來。
據說是供應大天母地區用水的水管,不知道現在是否還在使用,
看上面長滿青苔來看,應該也用了滿長的一段時間了吧。


(左邊是大水管)


(從涼亭往下看,依稀可以看到101)


(這是第一座涼亭)

從入口爬到第一座涼亭,約20分鐘,再往前走一點,
會有一個水龍頭,供應冰涼的水,不知是否為山泉水,
只是不太敢直接飲用,拿來洗洗臉是滿不錯的。


(流出冰涼的水的水龍頭)


(繼續朝著指標往左走)

這時看指標向左行,往文化大學方向過去,
是一片竹林夾道的小徑,開始平緩的旅程,
稍微緩和一下剛剛急升所造成的疲累。


(竹林夾道)


(當心猴群)


(上面有提到哪遇到哪三種猴子要快閃)

路旁立有注意猴群的標示,原來在清晨和黃昏,這裡會有台灣彌猴的出現。
而現在這個時間,正是日正當中,猴群應該早就去避暑去了。
山間偶有聽到猴叫聲,但抬頭望去,也不見猴蹤。




(這邊都是平緩易走的路,但右邊要注意落石)


(到打印台了)

從水龍頭到打印台也是約20分鐘,打印台這邊就聚集了很多的遊客了,
後面的路都是平緩易走的,所以並不會花太多力氣。
路旁一側可以遠眺對面的建築,不過因為不清楚方向,
所以也不知道看到的到底是哪一個地區的房屋。

從打印台往左下走,據說可以走到中山北路,
由於今天的另一個目的地-翠峰瀑布不在那個方向,
於是我們繼續直走,朝淨水廠出發。


(這段階梯是多走的路)

走了好久卻也沒看到淨水廠的蹤影,倒是爬到最後面,出現了紗帽山登山步道,
看了標示牌,要走上個兩三個小時,我想走完大概臉就黑了吧。

問了那邊的山友,得知往前不遠有個叉路,從左下方走去的風景不錯,


(這裡有叉路,往左下走)


(雖然陡,但風景挺不錯,感覺植物都是另外栽種的)

也許瀑布就在那個方向。道謝後,我們往前走去,
下了有些陡的險坡,又遇到了叉路,問了從前方來的遊客,他們也不知道瀑布在哪。
於是我們順著黃黃的溪流,選擇右邊的路往上游走。


(黃澄澄的溪流)

因為太不確定了,恰巧又遇到一對夫婦,
問了一下才知道這條是往260總站的路,並非瀑布方向。
只好請求他們,帶我們走向翠峰瀑布的入口。

真是健腳的一對夫婦,一下子就跟我們拉開距離,
好在前面有些遊客阻擋住,不然會越落越遠。
最後他們帶我們走到打印台那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打印台旁邊往中山北路的小路,
竟然也是往翠峰瀑布的路,前面真是走太多的冤枉路了。

下了階梯後,一直沿著大路走,後來才發現我們一開始就錯過了往右下方走的小路,
而走到了鐵皮搭蓋的休息區,再度遇到瓶頸,問一下休息的遊客,
仍舊得到模模糊糊的答案"往下走應該就有瀑布了"

既然來了,那就走吧,繼續往下走去,路有些滑有些小條,
一旁的植物也帶給人較陰森的感受,原始的步道反而讓人覺得高深莫測,
下去沒多久就遇到了一條黃澄澄的溪流,
有遇到一對正在拍攝小瀑布的夫婦,問了一下這是否為翠峰瀑布,
他們也不清楚。




(一度以為這是翠峰瀑布)


(水有夠黃,一點也不翠啊)

只是看到這小瀑布的上游,也有人在上面停留,讓人也想上去看看。

當我試著從溪流中的石頭跳石而上時,看到這麼黃的河流就在腳旁,
會有一種,掉下去會被淹沒的感覺,於是打消順著石頭而上的念頭,另循途徑。

再走回剛剛走下來的小路,左側又有一條不明顯的小路,
如果不是真的很注意,很容易就錯過了。
沿著這小路前行,有比人高的姑婆芋,必須屈身而行,
三分鐘後就看到了比較像瀑布的瀑布了。
對照了一下網路上的照片,似乎就是本次的目標-翠峰瀑布了。




(這就是目的地,翠峰瀑布了)

和其他的瀑布相比,這瀑布的水給人髒髒的感覺,
不知是礦物質太多,抑或是土石流造成水的混濁,
總之就是讓我不太自在,想吸收一下負離子,卻讓人綁手綁腳的。


(怎麼會髒成這樣=.=...還是說這是天生的?)

觀察一下瀑布,有兩個分流合而為一,右邊的是從很高的岩石旁留下來的,
左邊則是河床高低差造成的小瀑布,
合而為一後,下方的水潭黃得深不可測,但我想也不會有人有想跳進去游泳的慾望吧!

這翠峰瀑布,到底是"翠"在哪啊@@?

待沒多久,就起身走另外一條左邊的路回去,
遇到一兩個叉路,根據樹上綁的登山條走就沒問題了,
只是這種路還不太好走的,有些路段還得注意地上突起的鐵條,避免被插傷。


(磚頭鋪出來的路,斜放為了增加摩擦力)

最後則是接回剛剛下來後的第一個休息鐵椅處。
看了一下地上,有個箭頭指標,只是上面沒文字,也不知道是通往哪裡,


(原來地上有箭頭,也太不明顯了吧)

希望政府能立個指標,不然太難找了,問一堆人都不知道在哪。
(不過這瀑布也沒那麼美,或許是這樣才沒有變成主打吧)

回程是一連串的陡下階梯路,對膝蓋造成的負擔不小,
連用登山杖,也覺得膝蓋有點痛痛的。
只是很奇怪的是,一路上的遊客很多,卻只看到一兩個拿登山杖?!
難不成是我太小題大作(小山大爬)了....X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pukh 的頭像
    ntpukh

    西咖咖的休閒隨筆

    ntpu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