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綠色幫浦很顯眼,但它卻是故障的)

昨天才剛入手的小黑,今天終於要發揮它的功能了,
從第一次開機抓衛星,到導航開始,竟然花了十幾二十分,
一度讓我以為買到瑕疵機,直到傳來"衛星定位完成",才讓我放下心。

此行目的為三坑老街探古蹟,以及三水社區賞景觀餐廳,
不過第一個設定的目標,卻臨時更改為三坑附近的石門山,
突如其來的大轉彎,本以為小黑無法接受,但重新規劃的速度滿快的。
(雖然說不用靠導航我們就能到達目的地)


(雖然是假日,可是擺攤的不多)

停好車,往石門山上山小徑走一小段路後,
馬上轉往山腳邊攤販區,吃了黑豆花,
今天的豆花還是一樣香濃好吃,
老闆娘還拿著一杓薑汁走過來,問我們需不需要再加一些,真是貼心啊!
吃完豆花,就朝著三坑老街前進。


(三坑老街指標)


(木棧道,在棧道裡面是很大的池塘)


(滾滾溪水,噴出排水溝面)

三坑老街,早期為大漢溪船舶停靠的最起點,
素有龍潭第一街之稱,但石門水庫和桃園大圳興建後,
大漢溪水位下降,便失去了它原有的水運地位。


(溝蓋寫著"龍潭第一街")

時值正午時分,日頭赤炎炎,老街上人潮不多,但汽車停車不便,
多是需要在餐廳消費的停車位,於是往前開去,停在路邊。




(黑白水,黑白洗 <台:隨便亂洗>)

走進老街,第一個景點就是黑白洗。
看板上寫著"黑白水,黑白洗,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,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"。
早期居民在此處洗衣洗菜,如今和南庄老街的洗水坑一樣成為一景點,
水潺潺的流著,但人來人往卻已不知更替幾番。


(小妹妹穿著雨鞋洗鞋帶,煞是可愛)

有當地居民仍在此處洗滌,就是習慣吧。






(老街,短短一條)


(牆上好似寫著新生活運動標語)

再往裡面走去,兩側都是賣客家小吃的店家,
不過不多,五根手指數得完,真是一條小而美的老街。
我們打算逛完再吃,於是繼續向前走,進入永福宮。


(永福宮)


(從門板就知道有年紀了)


(宮前的一面破牆)

永福宮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,建立於民國前,當時為抵抗盜賊,
乃供奉三山國王,後來盜賊不再侵擾,又改供奉三官大帝,
接著又迎奉開漳聖王,除此之外還有拜註生娘娘及義民爺。


(大家圍圍坐,看著三坑的歷史)


(宮內石柱)

廟內有播放三坑地區簡介及介紹附近景點,
可以拿著椅子在那邊休息,順便看看附近有什麼地點可以順遊。


(永福台)


(宮外一對西洋石獅,望著永福台)

廟對面的永福台,可能是演野台戲謝神的地方,
當時去宜蘭傳藝也有看到一樣的高台。






(踏著鄉間小路通往青錢第)

參觀完永福宮後,沿著指標指示,走入"青錢第"。
青錢第是一三合院建築,在當時為豪宅,
今大門深鎖應該已無住人。




(當時有錢人的豪宅,青錢第)


(記得要微笑)


(smile)

牆上寫著"請微笑,留下幸福鏡頭",不知道是指"攝影中,請微笑",
抑或是請人在此與古蹟合照呢?
我們選擇相信後者。


(注意安全的標語)


(自行車道中的高速公路)

再沿指標轉往環狀自行車道,看一看伯公廟,
此車道雖名為自行車道,但寬度可容兩輛汽車會車,
不似之前對自行車道的印象,且並無強制其他種車輛通過,
所以不時有機車汽車搶道。


(直通大溪橋頭 )

沿著這條路騎個七公里左右可以到達大溪橋頭,是一條很悠閒的林蔭道路。
如果時間不趕,可以在永福宮前店家租用自行車,來個知性健康行。


(在這裡吃中餐吧)


(可以拿到旁邊,坐在古樸的桌椅上吃)

逛完古蹟後,該祭祭五臟廟了,
在阿琴小吃點了滷豆乾、客家湯圓和客家板條來吃,
點完之後就走到對面的雅座等候叫號,她們會端過來。


(香Q的板條,肉末也不少)

阿姨上菜時,聽到我說我點的是板條後,
當著我們的面說,板條比較好吃。
阿姨啊~妳也太老實了吧~~~
不過吃完之後真的覺得板條比較Q比較好吃,湯圓沒有想像中那麼有咬勁。
只可惜肚子太小,嗑完板條就裝不下豆花了,
不然還真想點點這裡的傳統豆花來比比看,和石門山的那家誰好吃。


(三坑自然園區的一條小溪)

離開三坑老街,我們繼續往下開,轉往三坑自然生態園區,
這裡離老街有一段距離,好在沒有堅持用走的,不然就變成烤肉了。




(好大的湖泊)




(水面幾乎要淹上路面了)

雖說是生態園區,但是知道的人好像不多,
園區很廣大,裡面有一生態湖,放養了不少魚,偶而還有白鷺鷥飛過。


(巨型開放鳥籠)


(麻雀都棲息在上面)

最好笑的是裡面的涼亭,早已被麻雀佔據,變成了大型的開放鳥籠,
當我們走進去時,一大群麻雀飛出來的場景甚是壯觀。
當然,鳥多,屎就多,座椅上滿滿是鳥屎,
我想應該也沒人敢躺在這涼亭小憩吧。

偶遇自行車友,和他們聊了一下自行車的相關問題,
看到了KHS的小白折,真是可愛,
不過配件買一買要價兩萬,讓人望之卻步。
(雖然小折對我來說還是很昇火的)


(紅橋由此去)

和他們告別後,我們轉往大平紅橋,
這大平紅橋的位置在老街出來左轉後,看到五路財神廟轉進左手邊,
標示"紅橋"極不明顯,而且有些還亂標,在小巷子裡鑽來鑽去,
讓人很懷疑是否找對地方。
下了一個陡坡後,看到大電塔所在,就是大平紅橋的位置了。


(介紹紅橋的來由)








(這就是紅橋)


(跟紅橋景點的大石頭合照)




(在紅橋上合影)

大平紅橋,為一糯米橋,早年為大坪和三坑的聯絡磚橋,
由兩地居民發起興建,民國十五年蓋好至今依然屹立不搖,
可見糯米的強韌度比起偷工減料的水泥建築好太多了。

離開紅橋後,沿著台三線往龍潭大池方向開,
先經過上次蓋"龍潭"的seven,上了陡坡後,往楊梅方向走,
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三水社區(山洽水),
途中經過爸客戶開的工廠,還跑進去喝了杯咖啡,
伴隨著巨大聲響喝咖啡,也算一種新體驗。




(山水緣景觀餐廳)

告別工廠大叔後,往巷子裡開一公里多,即可抵達山水緣景觀餐廳,
令人訝異的是,這不起眼的地方,竟然停了滿滿的汽車,
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找到這個地方來的。




(江家古宅,前面空地規劃成停車場)

在江家古宅前停好車後,旋即往下面的咖啡廳前進,
咖啡廳裡外都是人,由於剛喝完咖啡,
不想再消費了,就走進下面的草皮區。


(很多人的咖啡廳)


(遠眺咖啡廳)


(咖啡廳下面的小池子)

這裡有一個小池子,小孩子在池邊玩得挺開心的,
可惜沒啥遮蔭,曝曬陽光下真是熱。


(西土瓦)

那裡還有藝人甄妮買下的一塊地,名為"西土瓦",
它的名字由來就是"甄"這個字拆出來的,
目前大門深鎖還在規劃中,
不過想必不久的將來也是個熱門的景點,
到時候這條神秘的路線大概又要塞爆了吧。


(龍泉飄香?只知道這裡是山坡地農村發展計畫中的一部份)


(返家六十里,還是看不到台北)

接著我們順道去返家六十里看看能否得到更多展望,
發現最近的天空總是霧濛濛的,
即便天氣好到不行,還是沒辦法看到台北這邊的建築。


(垂涎已久的陳家黑砂糖挫冰)


(黑糖漿遇冷會凝固)

最後回家前,到了三峽吃黑砂糖挫冰(45),
雖然可以選五樣料,但是每樣份量都不多,
好吃是好吃,如果料多一點更好。

今天的行程雖然以古蹟探訪為主,但探本循源的動作不多,
反倒是很多小吃夾雜其中,真是個"淺度"的探訪行程啊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tpu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